五十年代开始,大约也是《宗教法令》颁发的同一时期,教团联合大力推动教育改革,《义务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使每一位平民都获得了踏入知识殿堂、实现阶级跃升的资格。>
但那只是理想状况,现实状况是,平民家庭根本无法全力供养一位孩童完成长达八年的义务教育与长达四年的高等教育。尽管教育补贴令学费不再是最大的负担,但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丝风险都可能摧毁本就脆弱的家庭,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很多家庭通常只让自己的孩子完成最基础的五年制小学课程,获得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便可,而同样被列入义务教育的三年制中学课程则乏人问津,更别说四年制的大学课程了。>
想要靠这点知识便完成阶级的跃升,无疑是痴人说梦。马车夫、苦力与码头工人的孩子努力学习,或许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一名小雇员,获得足以温饱的周薪,但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朗宁口中所说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工程师。>
事实如此,但林格没有出声质疑,他觉得自己只要保持沉默就可以了。某些事情知道是一回事,说出口就是另一回事了。他早已不是大学社团里那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急切地想要输出自己的观点或理论,得到他人的认可。>
但他不说,不代表朗宁不知道他的想法。两人的脚步穿过大理石走廊,鞋跟踩在地板上的回响,逐渐被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淹没。保民官先生渐渐放慢了步伐,直到与林格并肩同行,他开口,压低了声音:“你觉得我在说些不切实际的话么,林格先生?”>
林格回道:“很伟大。”>
朗宁“呵”的笑了一声:“伟大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切实际,我觉得你会认同这一点,林格先生。但这就是你出现在这里的意义:你要给这些孩子们的心底埋下一颗种子。”>
林格不免疑惑:“埋下种子?”>
“是的。”朗宁指着两人经过的一间教室,里面正在讲述关于“光复战争”的历史——旧都伦克斯廷陷落、王国名存实亡之际,由庶民与市民阶级组成的救国同盟军,如何登上历史的舞台,在风雨飘摇中力挽狂澜、挫败敌军、兴复旧都的壮阔史诗。>
林威尔人对这段历史应当无比熟悉,因为城郊绿地三公里外的坦特维尔平原,正是光复战争中最重要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发生在坦特维尔平原上的那场惊变,就不会有如今的大布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蒸汽之国的爱丽丝》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埋下种子便会收获果实吗?,网址:https://www.bqgbi.net/317_317081/24_2.html